九十 心学要发扬光大 (第1/2页)
袁树的猜测虽然惊悚,但的确合情合理,程立听后,先是一愣,而后大惊。
“公子,这……这似乎有点太……”
“我不是胡乱瞎猜。”
袁树立刻说道:“仲德,你想想,天子读书,这是一件大事,需要朝廷认可的名儒、大儒传授朝廷认可的书籍、学术,而朝廷认可的大儒是一群什么人?朝廷认可的学术又是什么学术?”
程立张了张嘴。
“那必然是又有学识又有地位的名士,最好还是官员或者曾是官员,这样才能保证与朝廷一条心,不会戕害天子,又能传授天子所需要的学识,帮助天子成长。
至于学术,那毫无疑问,必然是五经十四家法,今文经学为主,或许也有古文经,不过那就需要朝廷特别下诏,让相关经师入京侍讲,那就和帝师没有太大的关系了。”
袁树点了点头。
“没错,既然如此,天子主要学习的必然是今文经,且主要还是从《尚书》、《春秋》等书籍开始,无论是帝师,还是侍读,都应该从这个角度去选择,那么问题来了,我是最合适的人选吗?”
程立愣了片刻,似乎意识到了什么,面露恍然之色。
“您虽然出身袁氏,但是袁氏家传易经,于天子而言并非此时就该着重学习的内容,而您又是古文经师的传人,更应该代表古文经,更兼您自己提出的心学,以此观之,您并非最合适的侍读人选。”
“家传尚书、春秋的那些人家及其子弟才是最合适的人选,而我,除了名声大,是大汉最年轻的经师之外,并不适合为天子侍读,更有甚者,我这个身份,是很有争议的。”
袁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我不仅是马师传人,更提出心学,自立门户,在古文经师看来尚且有些离经叛道,更别说是今文经师了,我这样一个人接近天子,除了袁氏高兴之外,其余所有人估计都不太高兴,这样一来……我也好,袁氏也好,不就成为众矢之的了吗?”
念及于此,程立悚然一惊。
“让您和袁氏成为众矢之的,为士人所嫉妒、怨恨,如此,袁氏声望必然下降,您也会举步维艰,届时,除了更加靠拢宦官,或许也真的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了。
而且就算您想要推辞,只要您身在雒阳,宦官便有很多方法让您无法推辞,并且有更多的手段能让您更加受人嫉妒,更加为人所怨恨,那您的处境就真的非常糟糕了!”
“或许,这就是那群宦官想要的结果吧?”
袁树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缓缓道:“这群宦官虽然不读书,但是他们善于读人心,不以学识争先,而以洞察人心立身,一招一式,尽显阴狠,若我所料不错,此番,连我父都被他们迷惑了。”
程立咽了口唾沫,点了点头。
“既如此,您就真的不能去雒阳了,您应该立刻称病,深入简出,以此拖延时间,让宦官放弃此计,必要情况下,我会协助您装病,绝不让宦官得逞!”
“这的确是个办法。”
袁树点了点头,又接着走了几步路,思考了一番。
“可我担心,一计不成,再来一计,仲德,眼下这群宦官显然已经把我当作了可以操作的棋子,招招往我身上来,他们知道我父关心我,所以只要对我出手,就能让我父方寸大乱,这不是我愿意看到的。
眼下我们猜到了他们想做什么,知道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如果此番不应战,蒙混过去,或许可以迫使他们放弃,但是达不成目的,他们岂会善罢甘休?接下来,又会使出什么阴谋诡计呢?”
程立听着袁树的话,觉得有点不对劲。
“您的意思是……您要去雒阳?”
袁树摇了摇头。
“我还没决定,兹事体大,不能贸然行动,但是我知道一点,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到底是希望那群宦官面对面正大光明的对我出手,也好过私下里的算计。”
程立想了想,依然很是担忧,完全不赞同袁树去雒阳。
袁树可是他的依靠,他的未来,他的希望之光,要是有什么闪失,可如何是好?
“您身在右扶风,宦官是没有办法的,京兆尹和右扶风都是袁氏故吏,更有良庄、一心会的保护,宦官的手伸不到函谷关以西,他们想要害您也做不到,但是您若是去了雒阳,就不一样了。”
“所以我也在思考,此番决断到底该如何权衡。”
袁树走来走去,难以下定决心。
最后他决定召集卢植和十三太保,与他们共同参详此事,大家一起头脑风暴,看看这个事情到底该如何操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