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我不是袁术 > 一百四十四 诸君,随我一起致良知!

一百四十四 诸君,随我一起致良知!

一百四十四 诸君,随我一起致良知! (第2/2页)

有些反应慢的人或者不认为水会越积越深的人就没来得及走,他们也不想走,家就在这里,离开这里又能去哪里呢?
  
  更有些倒霉的看着情况不对,想要走,结果走到半路上才发现水越来越深,直接走不了了,又不会游泳,只能找一棵树爬上去,期待着老天爷显灵,救救他们。
  
  可是世上哪里有老天爷呢?
  
  有的只不过是一个个平凡却又勇敢的普通人罢了。
  
  熹平元年六月初一开始,袁树亲自率领船队奔波在救人的路途上,看见有人停留在房顶上、树上或者靠着一块木板之类的东西挣扎在水里,就赶快驾船过去伸出援助之手,把需要救援的人们一个个救了下来。
  
  被救援的人以为他们是官府派来的人,于是千恩万谢,结果救他们的人居然摇了摇头——
  
  我们不是官府的人,我们是心学门徒,是大名鼎鼎的汝南袁君的门生、弟子。
  
  我们是袁君派来救你们的。
  
  袁树的名声在雒阳城内外早已是人尽皆知,就算是不识字的幼童也知道袁树,听说是袁树派人来救援他们,这些获救者自然都心怀感激,把感激目标固定在了袁树身上。
  
  事实上,袁树并没有要求参与救援人告诉获救者这些,他甚至着急的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但是问题就在于,他在整个一心会和心学门派内部的个人声望是极为崇高的。
  
  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已机构被一些狂热的崇拜者、追随者视为人间正道。
  
  只要照着他说的做、就能实现最终的理想,这个认知在整个袁树势力集团内部已经是一个较为广泛的共同认知,为大部分人所认同。
  
  哪怕是一些刚刚加入到这个势力集团当中的人也对此表示认可。
  
  尤其这件事情发生之后,朝廷、官府无所作为,或者少有作为,而袁树却拿出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号召大家一起出动救人,贯彻心中良知,这种做法就更加强化了团体内部的这一认知。
  
  袁树不是说说玩的,袁树是说了之后真的会去做,哪怕需要付出再多的代价,他都会去做,他真的在致良知,真的在知行合一,他不是袁大炮,他是真的身体力行了。
  
  无论是建设良庄,还是建设知行学府,还是招收一心会员、弟子门生,亦或是现在不惜一切代价带领群体出发救人,这都印证了大家的猜测。
  
  袁树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他在身体力行贯彻他所提出来的理念,他自己说的,他自己相信,他自己带头贯彻,为此不惜一切。
  
  官府没有要求,朝廷没有命令,但是他自己认为这是对的,这是心中良知,那么顺着良知去做,不在乎其他的东西,这就是心学的最终奥义。
  
  致良知。
  
  知行合一。
  
  袁树以身作则、带头冲锋的作风极大的鼓舞了人心,更进一步凝聚了势力集团内部的信念感。
  
  原本,因为整个势力集团的人数快速膨胀而出现的一些管理、理念的上的困难,随着这一次大规模致良知集体行动而烟消云散,袁树再一次大幅度提升了自己的形象和威望。
  
  一个说到做到的领袖,一个以身作则、冲锋在前还能获得胜利的领袖,一个心怀良知奋勇前行的领袖,就算不是出身高门大族、实力雄厚,也会让追随者心悦诚服。
  
  所以袁树的所作所为虽然在政治上的确带来了不少隐患,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的“邀买人心”是极为成功的。
  
  谁不愿意信赖一个说到做到、勇往直前的人呢?
  
  古人说得黄金万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而现在,袁树也在用同样的方式塑造自己的金字招牌。
  
  就算是站在他的对立面上,又有什么人能够否认他的说到做到、勇往直前呢?
  
  所以,袁树所得到的东西,是这个时候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的。
  
  他的事情太多,要做出的决定太多,他实在是没有精力关注这些。
  
  他要救人,他要安排被救下来的人去在避难营地暂时安置起来,他要提供给这些人食物、衣物、药物,他要保证他们能活下来,不至于饿死、冻死、病死。
  
  这一桩桩一件件,对于袁树乃至整个一心会管理层都是巨大的考验。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