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大魏霸主 > 第011章九妹冉娟

第011章九妹冉娟

第011章九妹冉娟 (第1/2页)

第011章九妹冉娟
  
  冉明命令所有的军士熟悉自己的合击之术。什么三三制、五人合击,可惜,冉明在后世只当过普通野战步兵,没有特种兵的经历,目前能教的只有教给他们这些东西了!
  
  当天夜里,冉明辗转难眠,他来到这个世界快半个月了,按照历史,冉闵此时应该与慕容恪交手了吗?其实慕容恪也很聪明,他知道冉闵部队的粮食不多,顾意避而不战,只要冉闵撤退,他就率领骑兵尾随追击,只要魏军停止不走,还没等魏军摆开阵形,他们就扭头就跑。
  
  最终,弹尽粮绝的魏军仍然给很大的杀伤,先是十战十胜,最终一万多魏军战死七千多,要知道冉闵的一万多部队,其中还包括三千多是降将,刘显降军两千,主将刘显前军大司马降将石宁和刘显大将军降将曹伏驹。还有一千步卒是前赵龙腾军的将校,他们和其他三千兵卒合成一营,主将孙威。这些人即使能背主投降,自然战斗意志不强,可以想象,冉闵的那些部下恐怕全部都战死了。
  
  没有人投降,战至一兵一卒,无人后退,无人投降,这个口号说得容易,事实上很难做到。古往今来,所有军队都做到战损超八成不溃败的,几乎没有。论世界上所有部队的战斗意志,恐怕就连汉武时期的汉军,盛唐的唐军都无法相比,要说有,还真有,那就是四二前之前的日军,那个时期,日军绝对能做到战至一兵一卒!
  
  次日一早,冉明又升帐点兵。
  
  在世后时,冉明非常擅长动员,因为冉明的个人魅力,让他无论在战场,还是在商场,都可以做到以弱胜强,以柔克钢。
  
  冉明面对一千余士卒,大声的说道:“事实上鲜卑人不可怕,燕军的轻装骑兵还有重装骑兵都不是无懈可击的!我们已经找到了克制他们的办法!诸君,我们都是大魏最勇猛的武卒,父帅带着你们所战无有不胜,灭匈奴、屠羯胡,无往不利,区区黄须奴,能阻挡我们大魏武卒的步伐吗?“
  
  众将士闻言吼道:”不能,不能!“
  
  冉明接着吼道:“区区黄须奴,岂能挡住我兵锋所向?”
  
  众将士狂呼:“不能,不能!”
  
  冉明道:“我等都是欲随陛下扫平天下的豪杰,今日之战,正是彪炳于世,扬名立万的好时机。欲立功名,就看诸位的奋战,让那些黄须奴,看看我大魏虎猛勇士的出笼雄姿吧!”
  
  ”大魏万胜,殿下威武!“
  
  将士们的欢呼声,直入云霄。
  
  冉明不愧是名动四方的商界大佬,至少他在的话很具有鼓动性,这群热血青年被冉明感染了!有一种立即冲上去与敌人拼命的冲动!
  
  冉烽突然感觉这个场面有点熟悉,就好像是他当初追随冉闵的时候,冉闵就像一个无所不能的战神,在他身边,哪怕是战死疆场,也无怨无悔!
  
  冉烽不自觉的喊道:“我大魏军!”
  
  “万胜!”
  
  “我大魏军!”
  
  “万胜!”
  
  冉明伸手虚空一指,直冲云霄的震吼立即嘎然而止!
  
  冉明道:“陛下正在与黄须奴血战,我们大魏的勇士正在流血,我们应该怎么办?”
  
  “杀光黄须奴!”
  
  “杀光黄须奴!”
  
  铁甲锵锵,众将哄然应命。冉明道:“不愧为我大魏真猛士,我汉家好儿郎,诸君我带着你们去死!”
  
  冉烽一愣,打仗前哪有这样说泄气话的?他看向冉明的目光有点古怪,有冲想煽他一巴掌的冲动!
  
  “愿为殿下赴死!”
  
  “愿为殿下赴死!”
  
  冉明大吼道:“全军只带半个月的粮食,带齐所有武器装备,全军半个时辰后出发!目标安喜!”
  
  半个时辰后,在一片鼓声中,一千二百余魏军出发了!冉明不顾自己伤后未愈,坚持全身着甲,不过,他是彭城王殿下,魏国虽然是日落西山,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只要冉魏不亡,他在身份仍在众人之上,冉烽给冉明找了一匹马!
  
  就在冉明正要上马时,他愣住了!冉明没有见过古代骑兵,现代骑兵他同样也没有见过,不过他在后世的老巢在椰城,椰城离澳门很近,他时常去澳门赌马。冉明虽然算不上一个马精,至少对相马有一点了解。对于这匹马,他一眼就看出了不同之处!
  
  首先骑具,马鞍,这是一个平平的马鞍,不像后世的高桥马鞍,马蹬虽然有,不过只是在左边一则垂着一个木质的三角架。马蹄铁有没有,冉明没有看到!在没有鞍镫的时代,人们需要骑跨于裸马的背上,仅靠抓住缰绳或马鬃并用腿夹紧马腹使自己在马匹飞驰的时候不致摔落。但这种方式是很不可靠的,首先是长时间骑马容易疲劳,同时在奔跑的马背上也难以有效地使用弓箭,而在近战中,骑手无法随心所欲地使用刀剑和长矛,劈砍或刺杀落空、双方兵刃的撞击等都随时会令骑手从马上滑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