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造车 > 第八十九章 再登封面

第八十九章 再登封面

第八十九章 再登封面 (第1/2页)

勇于拒绝政府的过界请求并未对韩皓造成太大影响,反倒他突然间在半个地球之外的美国火了起来。
  
  如果现在让美国民众说出最著名中国人的名字,估计“韩皓”两字应该说热门人选之一。
  
  因为韩皓正式登上美国《时代周刊》主版封面,成为当期的封面人物。在他的头像背后就是中国的象征——长城,而在长城脚下有两辆插着红旗的捷豹、路虎汽车。
  
  “中国的资本风向标!”
  
  简单明了的一句话,说出来韩皓的身份。
  
  这并不是韩皓第一次跟《时代周刊》结缘,在1999年中国内地富豪榜首次公布时,位列次席的韩皓就盖过红色资本家荣氏家族的风头,一举登上该周刊亚洲版的封面。
  
  当时封面介绍是——“他们来了,来自中国的富豪。”
  
  要知道富豪被当做是资本家,在中国一度遭受批判和打击,属于被政府打压的对象。自从“公私合营”后30年来,中国遵循平均主义原则,富豪资本家基本被消灭殆尽,改革开放前8亿中国民众间社会财富相差不大。
  
  直到改革开放后,中国摈弃超越历史阶段的极左发展路线,开始实事求是引进市场经济用于发展国家,这才涌现优先富裕起来的人群。短短10来年时间发展,中国就诞生出亿万富翁,自然引起了西方媒体的注意,才有了他登上亚洲版封面的新闻。
  
  时间一晃过去8年时间,韩皓依旧稳坐中国富豪榜首位,但现在他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亚洲,开始覆盖到全世界。
  
  从区域性亚洲版走上覆盖全球的《时代周刊》主版,这其中需要跨越的距离是许多企业家终其一生都无法企及的梦想。
  
  今天,这位来自中国的32岁超级富豪,成为中国工商界第二位登顶《时代周刊》主版封面的人物,上一位正是享誉海外的华人李首富。
  
  “据悉,收购捷豹路虎只是这位年轻中国大陆首富走出海外的第一步,他正朝着全球化目标孜孜不倦前进。
  
  在他身后,代表着崛起的中国资本力量,正准备向全球经济发出自己的声音。
  
  ……
  
  有评论家认为,中国政府能承认以韩皓为代表的富裕阶层资本家存在,就表明他们会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目标不动摇。
  
  ……
  
  经过多年实践尝试,实用主义开始为中国人接受,他们不再纠结意识形态,而共同为了国家复兴和人民富裕目标而前进。
  
  ……
  
  或者可以认为,只要我们能继续在富豪榜上看到韩皓这个名字,那么到中国投资,对中国政府的开放政策就不用担心。
  
  ……
  
  因此,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国的资本风向标’。”
  
  一语双关的结论,可谓说出了韩皓身上的双重意义。
  
  《时代周刊》记者既将韩皓认为是中国资本开路先锋,通过并购捷豹路虎进入美国市场辐射全球,从而提醒人们中国资本不容小觑;另外还将韩皓看作是中国市场经济乃至改革开放的风向标,只要中国政府能容忍接受合法经营的超级亿万富翁存在,那么就说明开放政策没有改变,投资中国便没有政策风险。
  
  为何韩皓能登上《时代周刊》主版,除了收购捷豹路虎这个导火索外,更主要是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已经让全世界都无法忽视,中国已经不再是奄奄一息的狮子,而是变成了一头尖牙利爪的蛟龙。
  
  韩皓在《时代周刊》的访谈大受欢迎,他真实诚恳的回答让其知名度直线飙升。
  
  “从小我就接受没有国就没有家的教育,尤其在中学历史课本读到中国近现代被人欺负的历史,就恨不得把祖国建设强大来抗御任何威胁。
  
  我记得非常清楚,小时在当时报纸上曾转载过一则国外的新闻,说流亡海外的华人许多是大字不识的文盲,反倒是知识分子精英阶层都留在了大陆。没想到流亡海外文盲的后代建造出亚洲四小龙经济奇迹,台湾、香港、新加坡三大海外华人主导的地区,经济发达财富繁荣。反倒是容纳了精英阶层的中国大陆本土却远远落后于台港新三地,甚至经济实力都不如它们之和,还成为全球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这样巨大的反差,说实话很是打醒了当时自以为是的我,以及许多热爱这片土地的人们。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的责任,抵抗外敌入侵并实现国家独立是我们祖辈、父辈的责任;轮到我们这一辈历史责任就应该是大力发展经济,追赶上国际发达国家水平,把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
  
  所以,我的人生目标很简单,就是要让中国汽车成为全世界最好的产品!或者你也可以这样理解,就是我希望能在汽车领域,击败其他的竞争对手,从而为中国经济贡献一份力量。”
  
  几经周折,韩皓才点头答应了《时代周刊》记者的采访,他在接受提问时非常诚恳说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