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 第313章 刺杀尉迟敬德?

第313章 刺杀尉迟敬德?

第313章 刺杀尉迟敬德? (第1/2页)

李鸿运在上帝视角中继续看着无数光点不断地在长安城中移动。
  
  显然,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很快太子身边的人,也都要被策反变成秦王党了。
  
  二者的斗争有一个明显的关键点,那就是双方的基本盘问题。
  
  秦王有一个非常扎实的基本盘,那就是以秦王府为核心的诸多名臣、武将构成的军功集团。
  
  军功集团对于秦王的信任和支持是毫无保留的。
  
  而在秦王立下赫赫军功的同时,他对军队基层、对底层百姓构筑的巨大威望,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许多百姓只知有秦王,不知有皇帝,这事也并不奇怪。
  
  想当初,梁高祖从晋阳起兵攻克长安,将齐王留在大本营晋阳镇守。结果,齐王在晋阳胡作非为,在街上以射猎百姓为乐。
  
  于是等刘武周打过来的时候,梁朝在晋阳早就已经民心尽失,不仅不帮助梁军,反而还纷纷躲藏起来。
  
  而等到秦王来平定刘武周的时候,百姓们一听说是秦王来了,又纷纷出来支持梁军。
  
  在老百姓眼中,这是很合理的事情。那个天高皇帝远的梁高祖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符号,与他们又有什么关系?
  
  秦王率军平定乱世,又严令手下对百姓秋毫无犯,两相比较,百姓们会对谁更有好感,就不言而喻了。
  
  而反观太子,却没有太多的基本盘。
  
  如果非要说有,那就是他太子的身份为他争取来的一帮臣子。
  
  这些大臣希望在帮助太子继位的过程中立下功劳,但其中到底有多少坚定不移地站在太子身边呢?
  
  其中又有多少是冲着太子的身份去帮他,又有多少是真的认可这个人呢?
  
  恐怕这很难说。
  
  于是,在双方互挖墙脚的第一阶段,显然是秦王在各方面都占据上风。
  
  照这样下去,太子的地位就及及可危了。
  
  虽然从事后复盘来看,秦王的势力越强,梁高祖拉偏架的意愿就会越明显,这样继续僵持下去秦王也几乎不可能以正常手段废掉太子之位取而代之,但在当时,身在局中的太子不可能知道这一点。
  
  他对于自己的父亲梁高祖,也不可能完全信任。
  
  于是,为了自保,太子自然要展开反击了。
  
  可是怎么反击呢?
  
  软的办法已经失效了,想要挖墙脚,秦王府那边基本上是铁板一块,靠钱财和个人魅力都根本挖不动。
  
  那就只能用硬的办法了。
  
  两个光点从太子府中出来,来到深宫之中,那是太子和齐王准备去面见梁高祖。
  
  与此同时,一个光点来到尉迟敬德的府上,在门外徘回着。
  
  李鸿运继续看戏,他发现尉迟敬德那边的光点迟迟没有动作,似乎还没有展开行动,就先看皇宫中太子和齐王的表演。
  
  「父皇,儿臣请诛秦王!」
  
  太子和齐王齐齐跪倒。
  
  梁高祖眉头一皱,但看他的样子似乎也没有太过惊讶,只是有些无奈地摆了摆手:「你们两个,不要闹了!
  
  「此事不是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吗?秦王有平定天下之功,又没有什么太大的罪状,要杀他,用什么理由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众口?」
  
  但齐王仍旧不依不饶:「父皇!虽无罪状,但若是不杀秦王,久后必生祸患!
  
  「当初秦王平洛阳之后,一直在观望,迟迟不肯返回长安。不仅如此,还私散钱帛、广施财物,沿途不断树立自己的威信。
  
  「父皇当时已有敕书,让两位贵妃去府库中挑选珍宝,结果秦王竟然抗命不遵,这不是造反又是什么?
  
  「父皇若是真的下定决心要诛杀他,又何患无辞!」
  
  对于皇帝来说,真正想杀一个人,自然是不愁找到理由的。
  
  齐王这话已经说得相当过分,要知道,那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功臣,那是梁高祖的二儿子,他的亲二哥。
  
  按理说,兄弟在父亲面前互进谗言,梁高祖这个当爹的应该勃然震怒,甚至惩治齐王才对。
  
  然而,他却陷入了沉默。
  
  齐王的话,显然打动了他。
  
  要说秦王蓄意谋反,那此时的梁高祖倒也不太相信。
  
  但这并不代表梁高祖对秦王的行为毫无芥蒂。
  
  当初两位贵妃拿了他的敕书去洛阳府库中挑选珍宝,结果被秦王顶了回来,梁高祖就已经十分不快,还将秦王召来大骂一顿,质问:「朕的敕书难道不如你的教吗?」
  
  这在梁高祖心中始终都是一根刺。
  
  更何况齐王说的虽然添油加醋,但也是事实。
  
  秦王在平定洛阳的过程中,将府库财物全都赏给将士,同时大力招揽人才。
  
  这些行为,关键看怎么解读了。
  
  可以解读为他是在为梁朝奖励有功之臣、笼络人心,也可以解读为他这么做完全是在培养自己的势力。
  
  秦王培养自己的势力做什么?
  
  就算此时没有造反,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之后呢?
  
  就在此时,太子适时地说道:「父皇,即便此时不杀秦王,也该问罪。否则,若是父皇一再纵容,秦王必将更加骄横,肆意妄为,不再将父皇放在眼里。
  
  「依儿臣之见,父皇应该下诏书斥责秦王,拆解天策府,以示敲山震虎之意,让秦王收敛自己的行为。」
  
  显然,这兄弟二人也深谙谈判技巧。
  
  如果一上来就说要开一扇窗,那么多半是不行的;但如果先说要拆掉屋顶,然后再退一步,说只是开一扇窗,那么这个方案被同意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果然,梁高祖再次沉默了。
  
  太子的说法,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梁高祖也不想看到秦王的势力无限膨胀,但那毕竟不是普通的功臣,而是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二儿子,不能像对待一般的功臣一样随便找个理由就干掉。
  
  梁高祖虽然在三个儿子之间时常拉偏架,但他对秦王也还是有父子之情的。
  
  沉默许久之后,梁高祖点头:「好,既然如此,那朕就让人去写一封诏书。」
  
  太子和齐王大喜过望,告辞离开。
  
  而在两人离开之后,梁高祖立刻找到当时的宰相,想要让他草拟这样一份诏书。
  
  然而宰相陈叔达却大惊失色:「陛下,万万不可如此!
  
  「秦王有大功于天下,岂可轻易废黜?更何况秦王是性情中人,性格极为刚烈,如果以这样不能服众的理由打压,恐怕他心中会忧愤难平,必有不测之疾!
  
  「到时,陛下可是悔之晚矣!」
  
  梁高祖再度沉默了。
  
  他考虑再三之后,还是决定不再发这封诏书。
  
  至于到底是什么让梁高祖放弃,这事不好说。
  
  陈叔达的原话中有四个字最为关键:「不测之疾」。
  
  「疾」字在古文中有很多的意思,比如损害、嫉恨、憎恶、迅速、勐烈等等。但此处的「疾」字只可能有两个解释。
  
  第一个解释是它的原意,也就是「疾病」,第二个解释是它的引申义,也就是「缺点、毛病、祸患」等等。
  
  陈叔达这番话,说的可谓是相当有水平。
  
  他并没有说「不测之祸」,而是用了「疾」字,就同时表现出了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说,秦王是性情中人,若是强行打压,恐怕他会因为气愤生病,忧愤而死。
  
  这是在唤起梁高祖作为父亲的同情心。
  
  第二层意思是说,若是强行打压,有可能会发生一些难测的祸事。
  
  而这,则是在暗示梁高祖这么做的危险性。
  
  至于梁高祖自己重点考虑了哪一层意思,那就只有梁高祖本人知道了。
  
  李鸿运倾向于第二种。
  
  显然,梁高祖此时虽然暂时放弃了治罪秦王的想法,但经此事件之后,他对秦王的猜忌会更加严重。
  
  因为在决定下诏书又取消的这个过程中,梁高祖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即便他是皇帝,想要任意地拿捏秦王,也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
  
  而这种事情对于皇帝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即便对方是自己的儿子。
  
  在历史上,皇帝亲自下手诛杀太子的事情尚且屡见不鲜,更何况秦王还不是太子。
  
  宫中的情节暂时告一段落,李鸿运又将目光投向尉迟敬德的府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