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鱼叉枪 (第1/2页)
从湖面上看,大夏湖的景色可以说是美不胜收,而这湖面之下,一眼望去更是让夏启感觉仿佛置身于另外一个水蓝色的美丽世界。
当然,此时的他并没有沉浸于水中的美景而忘了正事,注意力很快就转移到了那名装备了鱼叉枪的蜥蜴人士兵身上。
他们没有潜的太深,就算是在这种阳光明媚的天气里,一旦潜的太深,水下的能见度也会开始直线下降,最后伸手不见五指,毕竟阳光在湖面之下所能照到的深度也是有限的。
为此,鱼叉枪的试验,在一个适当的深度就可以了。
可以看到的是,为了这一次的试验,军械研究部的人已经事先在湖底进行了一番简单的布置。
可以看到的是,在湖水中,有着一近一远两个标靶以特殊的方式悬浮在那儿。
在潜到一定的深度之后,那名蜥蜴人士兵直接转头朝着夏启的方向看过来。
对此,夏启则是示意对方开始进行试验。
鱼叉枪的试验,在这一刻正式开始。
那名蜥蜴人士兵,事先就已经熟悉过整个操作了,十分熟练的拧开了装备好的气瓶,并且往枪管内填装好了一支特制的鱼叉。
随后,端起了那把个头不小的鱼叉枪,在进行过瞄准之后,扳机扣下,伴随着一阵狂涌出来的气泡,飞射而出的特制鱼叉挟带着水流直接射向了距离较近的那个标靶。
由于是在水中的缘故,在那整个过程中,夏启可以说是将那鱼叉枪的弹道看的清清楚楚,带着一种别样的美感。
同时,整个武器的攻击原理,也的确是和夏启预想中的一样。
一般热武器的发射原理,是依照火药快速燃烧后产生的高压气体进行推进发射,而鱼叉枪更为干脆,就是用那高压气瓶内的气体进行推进。
这也是鱼叉枪为什么能在水下进行使用的主要原因。
而就在夏启这么想着的时候,飞射而出的鱼叉已然直接命中了远处的那个标靶。
那标靶的个头虽然不小,但能够命中,依旧是展现出了相当的精准度。
之后,在那名蜥蜴人士兵对鱼叉枪进行再次填装的同时,另一名蜥蜴人已然快速游到了那块标靶的旁边,并将那块标靶捡了回来。
直到那块标靶被送到他的眼前,夏启才总算看清,差不多五厘米厚的木制标靶,直接就被这鱼叉一击贯穿了!
但有一点夏启却感到有些奇怪,因为刚才鱼叉枪的那一击,根本就没有触发枪身上的法术咒文!
果然,在完成了第二发鱼叉的填装之后,那名蜥蜴人士兵再次转身和夏启进行请示,那一块放的更远的标靶,明显就是为接下来的法术攻击准备的!
在得到夏启的准许之后,被再次端起的鱼叉枪上,水蓝色的魔晶已然开始闪烁起了光芒,随后,水系魔晶周围那整圈的玄奥咒文随之亮起。
下一秒,飞射而出的鱼叉直接就令夏启心中一惊。
好快!
只见那鱼叉在脱膛而出的瞬间,速度快的惊人,原本应该形成阻力的水流,在此刻却仿佛全部变成了那根鱼叉的助力一般。
仅仅一个眨眼的空当,飞射而出的鱼叉就已然命中了位于更远处的那一块标靶。
不需要确认威力,光是那射速,再加上那目测三百米以上的攻击射程,就足以让夏启为止惊艳了。
不愧是法术武器,性能方面是真的没的说,依照那个射速和射程距离,只要在瞄准目标的情况下发动攻击,一般鱼人恐怕是根本就来不及反应,还不得乖乖中枪?
水下的蜥蜴人就和之前一样,很快就将那块标靶捡了回来。
毫无疑问,鱼叉再次贯穿标靶。
不过,夏启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那标靶的厚度好像变薄了……
随后,好似意识到什么的夏启,连忙示意众人回到岸上。
随后在接过那个标靶,进行二次确认之后,他发现,这个标靶的厚度的确不如之前那个。如果说,之前那个是有五厘米以上的话,那么这一个标靶的厚度,目测应该只有三厘米的样子。
但是,这个标靶是金属的。
还不等夏启说些什么,同样回到岸上的夏狐狸,已经一脸兴奋的又拿了一支鱼叉过来。
看到那支鱼叉的夏启,眼皮子微微一跳,他心中产生了一种预感。
“加强版?”
虽说从外形看,夏启没有看出这支鱼叉和之前使用的鱼叉有任何的不同,但是按照夏狐狸的性子,如果是同样的东西,她也不至于那么兴奋。
所以,夏启能够想到的答案就是,这支鱼叉,肯定是什么改良加强版。
果然,听到这话的夏狐狸,用力的点了点头。
“法术武器?”
夏狐狸再次点头。
好家伙,夏启伸手将那根法术鱼叉拿了起来,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这根法术鱼叉的份量,好像比之前那种普通鱼叉要轻。
同时,在经过一番打量下来之后,他却并没有找到法术咒文的夏启,心中不禁更加疑惑。
“怎么没看到咒文啊?”
“嘿嘿。”
听到这话的夏狐狸,发出了一阵得意的笑声。
“陛下,这支法术鱼叉的杆身有两层。”
“咒文纹刻在了里面那层?但为什么要弄成两层,直接纹刻在外面不是更加方便吗?这样的话,生产效率也能更进一步的提升,还是说,设计成这样,是因为有什么特殊的功效?”
对此,夏狐狸再次笑道:“陛下,其实这两层构造的材质是不一样的。”
听到这话的夏启心中有所猜测,然后抬了抬手,示意夏狐狸继续往下说。
“外面一层,是合金材质,但是里面的那一层“芯”,用的却是精灵族的灵木。”
夏启闻言,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明了。
“原来如此,难怪我觉得这支法术鱼叉的重量,好像比之前的普通鱼叉要轻,原来是这个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