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次中俄战争爆发 (第2/2页)
定居在伏尔加河流域的蒙古土尔扈特部若是放在原本的历史时间线上,将在一百年后的乾隆年间发起大名鼎鼎的土尔扈特部东归,但在这个时间线上,东边的中原帝国仍然是汉人统治,这些远离故土的蒙古人因此对东边的帝国丝毫不感冒。
在沙皇的召集下,阿玉奇汗还是带着卫兵赶赴移动行宫觐见他名义上的领主,沙皇在随后的会面中要求土尔扈特部履行他对沙皇的义务,在接下来的战争中提供至少三千名蒙古骑兵参战。
为此,阿玉奇汗并没有答应下来,不过他提出了意见,他希望能够将势力扩张到伏尔加河流域以外的地方,经过这么多年的繁衍发展,伏尔加河流域已经容纳不下年轻的阿玉奇汗的野心了,他想要借助这次机会,扩大自己能够掌控的地盘。
沙皇哪里不明白他的想法,但他还是一口答应了下来,在他眼里,小小的土尔扈特部完全不是对手,在土尔扈特部的内部,他已经笼络了多名掌握实权的贵族。
双方就此定下了协议,阿玉奇汗将亲自率领部落里的三千名骁勇善战的蒙古骑兵加入俄国一方,对抗中国人的军队,作为交换,在蒙古骑兵参战后,沙皇允许蒙古人到伏尔加河流域以外的临近地区放牧。
得到了蒙古人援助的阿列克谢沙皇志得意满,觉得自己的实力已经足以和夏军掰一掰手腕了,他站在行宫前,向东方眺望,心中默默盘算着开战的时日。
在他看来,第一次战争之所以会失败,完全是因为夏军趁虚而入,攻击他防御空虚的远东,再加上他正在与波兰人开战,没有足够的精力能够应对远东的攻击,这才不得不割地赔款。熙
而这一次,他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并从全国各地调动了大量的军队,还向周边国家借兵,不论是伏尔加河的土尔扈特部蒙古人,还是扎波罗热的哥萨克人、克里米亚汗国的鞑靼人,亦或者是芬兰大公国的野蛮人,都被调来东方,准备参与这场注定能够载入史册的战争!
公元1671年4月28日,随着千里迢迢从扎波罗热赶来的哥萨克骑兵抵达,阿列克谢沙皇一声令下,决定赶在夏军之前宣战,并打夏军一个措手不及!
4月29日凌晨,随着沙皇的命令下达,俄军开始借助夜色强渡乌拉尔河,他们的计划是强渡乌拉尔河,向哈萨克高原发起进攻。
那高耸入云的乌拉尔山脉是天然的屏障,不论是对于中俄双方皆是如此,因此俄军可以不用顾及乌拉尔山脉,直接从乌拉尔河发起进攻。
这一天凌晨,夜空乌云密布,那浓厚的乌云将皎洁的月光几乎完全遮掩起来,仅有几缕可怜的月光能够穿过乌云间的缝隙,洒在大地上。
乌拉尔河东岸的一处夏军哨所内,从哈萨克地区征召来的哈萨克族兵卒围在篝火边烤火取暖,尽管已经进入四月份,乌拉尔河流域的夜间温度仍然低下,他们不得不裹上温暖的兽皮大衣,围在篝火边取暖。
在乌拉尔河东岸的广袤平原上,随处可见夏军以当地民兵筑造起来的前沿哨站,他们的作用便是皆被西边的俄国人,一旦发现敌情,就马上点烽火示警。熙
因为硝烟的味道越来越浓郁的缘故,这些哈萨克民兵们的警惕性都要比平时更高,他们一边聊着天,一边时不时看向平静的乌拉尔河的方向。
若是在平时,乌拉尔河除了静静流淌的河水外便别无他物,但今天,其中一名民兵不经意间看见了河面上似乎有着无数黑影移动,他还以为是自己眼花了,连忙再定睛一看,就看清了河面上的确有大量黑影移动。
「那,那是什么?」
他连忙招呼烤火的战友们过来,几名民兵也凑了过来,他们在看清河面上的情况后,每个人的脸上顿时变得惨白一片,呆若木鸡。
过了好一会,才有人终于回过神来,「点燃烽火,离开这里!」他高声喊道,手脚并用朝着烽火台跑去。
其他民兵被他的喊声惊醒,他们顿时慌作一团,有人去牵待在马厩里的马匹,有人跟着跑上烽火台,过了几分钟后,一伙亮眼的火光从烽火台上燃起,随后在火油的加持下火势迅速蔓延开来,并将整个烽火台上的易燃物吞噬!
「快!撤离这里!」熙
民兵们呐喊着,逃命似的找到各自的马匹翻身上马,看着那越烧越旺的烽火,头也不回地朝着阿特劳的方向跑去。
他们的任务只需要点燃烽火狼烟示警,在这之后,他们就能够自行逃命,而不是继续留在哨所内等死。
这处哨所燃起的烽火迅速被方圆数里内的其他哨所发觉,各个哨所也紧接着点燃烽火,陆续撤离,那烽火在这黑夜中显得格外刺目,没用多久时间,阿特劳城的卫兵就发现了那亮眼的火光!
敌情!
夏军这边因为烽火而接连做出反应的同时,乌拉尔河上趁夜渡河的俄军也发现了燃起的烽火,亲自带队过河的俄军将领瞬间明白自己暴露了,他毫不犹豫下令部下加快动作,赶在夏军到来之前尽可能全部登岸。
在俄军将领的死命令下,最先一批携带着木料和工具的俄军登上河岸,他们一部分列阵防备夏军的袭击,一部分则是作为工兵,在那宽阔的河岸上紧急搭
建浮桥,让大军得以顺利通过。
西岸的阿列克谢沙皇看着这一幕,眉头紧锁,在手下将领们没有注意到的时候,他也暗自叹了口气,他本来的计划是想要趁着夏军发觉之前强攻阿特劳,但现在看来,计划似乎是失败了。熙
不过这并没有让沙皇泄气,他很快重新振作起来,亲自来到河边,监督士兵们建造浮桥,在数个小时后,浮桥终于建造完成,他不顾周围贵族和军官们的劝说,率先策马踏过浮桥,来到乌拉尔河东岸。
俄军士兵们眼见沙皇身先士卒渡河,纷纷发出欢呼声,并紧跟在他的身后渡过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