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受挫 (第1/2页)
泰武元年夏六月,张冲决意北伐,收幽冀之地。
先是将北伐军府迁往邯郸,之后拜右军元帅张旦为常山太守,镇襄国。拜前军元帅丁盛为清河太守,镇广宗;拜后军元帅董访为中山太守,镇巨鹿,皆假节。而张冲亲将中护军万人驻邯郸。
于是,此次北伐战略就非常清晰了。
就是三路并发,北攻东守。以张旦、董访两路各将兵万人,从襄国、巨鹿出发北伐,以丁盛屯广宗,防御右侧汉军之袭。
各军调度完毕,张冲亲率中护军前移至襄国,决定以这里作为突破口。
六月十日,泰平国大军两万进抵房子,兵不血刃破城。
实际上,这多亏于张冲原先在常山地区布置的回乡挺身队。
原先赵云是作为挺身队回转常山地区拉队伍的,但后来广宗事变爆发,张冲又将赵云留在了军中,好让他参与此战再积累功勋。
于是,回乡挺身队就由原真定王之后刘惠带着一干伴当们来做了。刘惠能力果然不凡,回乡只数月,就靠着人脉和贿赂打通了房子城的关系。
于是,六月十日,当数万大军围住房子后,根本没费什么功夫,房子令枣俊开门投降。
张冲接见了刘惠、郭曙、张骧等人,见其果然技艺不凡,于是拔刘惠入左右,令郭曙、张骧入飞龙军为骑队将,依旧为全军先锋。
在不费吹灰之力拿下房子后,张冲令大军速发常山重邑元氏。
元氏作为广阳道东西两分的枢纽,往西可至代地,往东可入燕蓟。可以说,张冲要想打下幽冀,这元氏就是必须要攻击的城邑。
也正因为此邑为敌必取,在原先沮授献与卢植的防守计中,此邑是重要的一个防御要塞。
但这是原先,在前面襄国被围后,常山太守冯巡虽然没有兵力南下救援,但其内心中未尝不是期盼着北中郎将卢植能带大军南下救援。
但一直到襄国城破,他也没见到北边有一兵一卒,甚至连个消息都没有。冯巡心里寒,而且更寒的是,沮授在襄国打得那么好,都不能免城破,他又何德何能呢?
于是冯巡不愿意在留元氏,他带着大部分郡兵直接北上驻节在郡北的九门,这里位于滹沱河北岸,又在井陉关以东,是天然的防守要邑。
冯巡除了因为此而走之外,也因为在祭祀山神的事情上,他与元氏本地的豪强们关系已经到了冰点。
实际上冯巡也有点后悔,早知道有这一日,又何必为了点钱财就将这些当地豪强给得罪死了呢?
而不提冯巡那边灰溜溜走,元氏这边的七家豪强直接裹挟着元氏县令王翊,操持着一县权柄,作威作福。
而当得知泰山贼子北上后,他们也不愿意放弃基业和富贵,决定在元氏城下死守。
元氏作为常山要地,入燕捷径,汉室一方自然是极为重视此邑的防务的。
早在冯巡时期,他就和常山王刘暠一起募兵设防。其前后一共征募营士六百,并在元氏外围十里营建了六座戍砦。
之后襄国城破,常山国的世家豪强们一片恐慌,纷纷开始武装部曲,前后一共得兵三千。这人数也是现在元氏城的兵力总数。
其他什么郡兵早就随着冯巡北撤至九门一带了。而此城内的本地豪强就要依靠着三千兵,与城外的六百营士守御元氏,难度可想而知。
泰武元年,六月十二日。
泰平国先锋部飞龙军率先抵达元氏城外围防线。
趁着清晨营兵出砦樵采,飞龙军主李虎直接趁虚而入。营兵本就力弱又被打个措手不及,大败。
而后方戍守的营兵们见前方袍泽奔北,毫无战心,全营弃砦逃窜。飞虎军乘胜追击,之后六座戍壁在一个上午就被李虎尽数拔掉,残余的常山国营兵抵挡不住,纷纷遁入元氏城。
就这样,只一个上午,泰平国北伐军就用一部,就尽拔元氏外围防线,廓清障碍。
可以说,元氏一方之弱,尽数暴露在泰平国一方眼内。
而那边,虽在后方九门,但注意力一直关注在元氏的常山国相冯巡,见元氏这边打成这样,也是破口大骂:
“彼辈土豪,平日里与本相好勇斗狠。本想还真当这些人是个人物,没成想,贼兵一来,趋避畏葸,抱头鼠窜。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此后冯巡对元氏这边再不抱希望,而是在本国第一流豪强张氏的帮助下,厉兵秣马,整备军需。同时飞檄卢植,言唇亡齿寒之道理。
而泰平国这边,张冲率大军驻兵元氏城下,并未攻城。
而是开始在帐内点将,令各营分掠元氏周围城邑。这些城邑都处在大军的侧后方,不拿下,自己的补给线就会危险。
于是,张冲令潘璋领兵千人攻栾城,以谢弼领兵千人攻高邑、以王章领兵千人攻平棘。
之后大军在元氏城下休整两日,打造巢车云梯撞车,准备对元氏发起进攻。
也是在这两日内,常山国内的黄巾残部和饥民纷纷来到元氏城下投奔张冲。
如今张冲的声威可以用如日中天来形容。原先乞活于太行山的黄巾残党,在小帅孙轻、于毒的带领下,合残党弱民万人来奔。
而附近的饥民也是如是,在知道军纪严明,为黔首做主的泰山军到来后,他们也纷纷向这里汇聚。
河北大乱已经两年,本就天灾人祸,再加上今年常山国又误了春耕,可以说遍野是饥民,流离满道。对于饥民,稳定时期的常山国还会想着赈一赈,但这会粮食比命还重要的乱世,谁都帮不了他们。
于是,他们只能将希望放在那位替天行道的冲天大将军身上。
他们并不知道此时的冲天大将军已经成了泰平国主,还是以过去的名号来称。但不管泰山军叫什么,那份为民立命的心从未改变。
面对络绎不绝的饥民,张冲一方面以什伍制管理他们,一方面从后方加紧调拨粮草来前线。
而很快,分出去攻略其他县城的诸多泰山将们纷纷传来捷报,并往元氏大营输送粮草。
实际上,常山国在南方诸县的兵力早就被国相许巡抽调一空。他有感于襄国之战中,汉军处处设防,最后处处无防的教训,决定将全郡兵力汇集一地,做长久扼守。
所以如栾城,高邑、平棘等县的兵力早就一空,各城只有日常百人巡守用以维持日常治安。
而当潘璋等虎狼将带领精兵千人出现在城外后,最后的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