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郑板桥真迹? (第2/2页)
“在咱们行业交易,虽可以随便看货再决定是否要,但鉴于你都看十几回,今日又带个小毛孩过来,我个人认为你没有诚意,所有提前说好,这是最后一次。”马把头用那沙哑磨人的声线发出提醒。
赖光偷偷观察楚烨,见楚烨表情毫无波动松口气,回道:“楚师傅是来拍板的,他老人家若觉得物件不行,那小弟自然不会多看一眼。”
“哼,最好是。”马把头冷哼缩回翘在箱子上的脚。
赖光忍着火气,再次邀请楚烨上前。
二人来到箱子前,赖光伸手提起箱盖。
偌大的箱子里只有一个物件,乃是卷起来的画作,宽三十厘米出头。
赖光放下盖子从背包里拿出手套带上,小心翼翼把画捧出来,扫视一圈没发现可以放的桌子,便转头跟马把头要。
“没有。”马把头回答很干脆。
古董铺有笑脸迎客的规则,私下渠道没有,所以态度差也是很常见。
楚烨淡定伸脚把箱盖勾起盖上,在马把头不悦的申请中,指挥赖光站上去。
赖光生怕马把头反对,引得年轻气盛的楚烨不爽,双方起冲突,赶紧跨上箱盖站稳。
装裱卷画用的圆木杆,有勾子的是上端叫天杆,下端叫地杆。
赖光抓着天杆两端缓缓倒转,地杆缓缓垂落,画纸上内容逐步呈现。
头上油布收缩,盛夏下午烈日照射进来,按道理光源不成问题,楚烨还是用手里手电筒打探。
“哼,装模作样,半瓶水到处晃。”椅子上马把头冷嘲。
楚烨当作没听到。
马把头眼底凶光一闪而逝。
画完全展开,内容是国画中常见的竹子。
竹子在华夏传统文化中有厚重的意义。
因竹子特殊的生长状态,既有象征生命柔韧坚强、长寿安宁,也有潇洒挺拔君子品质,还有高风亮节、节节攀升等,反正只要美好的品质,都往里套,所以历来受到文人雅士喜爱,相关字帖画作犹如繁星。
“楚师傅,我研究过了,这是郑板桥的十笏茅斋竹石图。石筍擎天,琳琅数竿,有冲霄凌云之势,抚风弄月之态……”赖光小声细数这些天调查得来的郑板桥画作的评价。
楚烨差点没笑出声。
十年后,嘉德拍郑板桥的‘十笏茅斋竹石图’真迹,价格接近七百五十万,就算扣除通胀也是一笔巨款,真迹能出现在渝州山沟沟小乡镇,还被一个不懂鉴定的铲地皮收到,几率有多大,用脚趾头想也知道。
他见赖光那么郑重严肃,也就没有出声打断。
画不是真迹,但也不能说不值钱,毕竟临摹名作也是收藏价值。
几百万不奢望,几千几万对赖光而言也是漏。
楚烨拿着手电筒照探,从画轴杆、画纸仔细地鉴别。
赖光继续转述资料。
他们斜后方阴凉处椅子上,马把头翘着二郎腿抽着烟,眼睛滴溜溜地转。
如果是说一开始有试探意思,那么现在马把头敢百分之一万确定,楚烨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毛孩,毕竟有什么比天然日光更好的光线,还用手电筒打造,已然是弄巧成拙,露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