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中立见解 (第1/2页)
虎贲旧营侧旁,天子行营。
夜风徐徐,裴茂亲自送毌丘毅出营。
卫士跟在后面,火把稀疏,夜空晴朗新月如钩。
毌丘毅仰头看着格外璀璨的天河,神情怔怔,不肯率先开口。
裴茂勒马,坐骑打了个响鼻,就说:“未曾想匈奴众而散乱,赵基轻易破其前锋,又多事矣。”
毌丘毅也勒马,横马立在裴茂面前,看不清楚裴茂的表情,就说:“巨光兄,浍水便是界限。虎贲、虎步各军皆在水北,今与匈奴鏖战不休,胜败难料。还请告诫伏公,若无赵侍中军令而擅自越过浍水……以我对他的了解,他会怀疑贼臣叛乱,挟持天子欲卖给匈奴。”
裴茂面无表情听着:“此事非我能决定。”
“那我也无法代替赵侍中决定军中机要大事,我麾下羽林不过二百,皆与匈奴宿仇深厚。谁妨碍赵侍中破敌,谁便是他们的敌人。天子若被贼臣劫持,羽林必是讨贼前锋。言尽于此,巨光兄当谨慎行事。”
毌丘毅说着,脑海中就闪过赵基带着虎贲从他面前经过的样子,连他看都不看,更别说问候一声叔父。
战场上可以救他,救他后不屑于停步与他交谈;那战场外,也能这样漠然将他隐诛。
个人生死有时候也没那么重要,可开了这个头,就必须将毌丘氏一脉打压下去。
反正该说的,不该说的,他都已经说明白了。
真有贼臣挟持天子,那也就别怪死在乱军之中。
反正随驾五百行宫卫士、三百郎官,近七百人是河东人,其中有隐匿的卫氏门生故吏实属正常。
不搞事还好,你从上面乱搞,就别怪这些人趁机从下面搞你。
不见裴茂回应什么,毌丘毅拱手:“告辞。”
裴茂也是拱手,就看着毌丘毅驱马向北,十几名骑士举着火把追随而去。
眺望北面营地篝火,裴茂想了想,拨转马头返回天子行营。
大帐内,桌案之上铺着细绢质地的地图,是新绘画的,河流、道路走向并不是很精准,就连城邑标注也有较大的误差。
刘协怎么可能不爱军事?
他最美好的记忆,就是平乐观阅军,那时候黄巾平定,朝廷收合四方精锐组成西园禁军。
哪怕益州黄巾军再起,没有出动西园八校尉,派一个西园郡司马率小部分西园军前往即可压制。
历经大乱,天下即将大治的机会就在面前。
然而,灵帝却病死了,这对刘协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过于突然。
这些年里,虽然没有成年皇帝监督,周围老臣讲解经义时都藏着掖着,但战争过于密集,就发生在身边。
刘协本就聪慧,他起码能看懂地图,也知道要给士兵发军饷,提供粮食。
至于军功封侯,位列两千石、郡县大吏这种事情,受公卿影响,刘协觉得这类封赏过于沉重。
会打仗的人,专心杀贼就好,哪里懂治国治民之事?
裴茂进来时,伏完拿着筷子摆在绛邑与径城之间,说:“今日运来许多手斧,若无意外,明日会伐木建造鹿角、栅栏,以阻北边匈奴。”
他摆在地图上的筷子,就仿佛栅栏一样。
刘协询问:“今日不是破其前锋,斩获甚多?怎么不是匈奴修栅栏,而是我军?”
“陛下,匈奴多骑士,聚散变化难以捉摸。唯有修筑栅栏,才能有效排除其散骑侵扰。”
伏完重申匈奴的骑兵优势,虎步军从安邑行军抵达北绛,需要时间休缓体力。
今天不适合出营,明日就能在骑军掩护下,分出人手进行防御工事的修筑。
临战之际,汉军传统就是修筑各种土木工事。
甚至不需要派兵驻守,小股匈奴突破进来,再分兵追杀即可。
栅栏这类东西,没有守军时,你能快速破坏出一个通道;可若被追击时,那就分身乏术,无法打开像样缺口。
伏完说话间,见裴茂回来侍立在一旁,就问:“毌丘文强是何心意?”
“他心意与各军相同,意在破匈奴,除河东大患,再无他意。”
裴茂简单阐述毌丘毅的立场,自不会扩大矛盾、转述那些警告性质的言论。伏完不置臧否,指着地图问:“那巨光以为,明日赵侍中修筑栅栏时,匈奴来犯,可能如今日这样击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